到海洋馆里看海狮表演,你会为它的善解人意,颇通人性而感动,也会为它的憨态可掬、举止可笑而感到有趣。都说人类也是从海洋里面走出来的,海洋动物的灵性,恐怕也是其来有自的罢?
这头海狮,通身墨黑,弯着尾,耸着身,仰着头,似在顶球表演。白纹勾勒出的前肢,好像在努力作平衡状。周身线条圆活、流畅,真是惟妙惟肖。
这通体墨黑,乍一看,好似灵壁石;其石肤细腻光滑,又像是广西红水河石。其实,这是南京地产的栖霞石。
栖霞石类太湖石,大多石质较粗,石肤较糙,其色以灰为主。有典型的山石特征。这样细密光滑如墨玉的栖霞石,是其中的异类罢?
这石是女儿的二舅白松送给我的,是我最早收藏的爱石之一。为什么能肯定其是栖霞石?因为,这是白松在栖霞山挖树桩时,在一棵树桩旁边挖到的。当时觉得可爱,又不大,就带回家了。却被我一眼看中。这也是一种缘分罢?
我有时候纳闷:一山之石,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呢?这类似水石的栖霞石,又是怎么会跑到栖霞山上来的呢?
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天地演化,沧海桑田。地质构造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这大自然里,怎么会再有纯而又纯的东西呢?
你看盛产奇石的广西红水河,不同河段所产奇石,不也千差万别吗?大化石、马鞍石、三江石、都安石、墨石,争奇斗艳,光耀石坛,各领风骚若干年。一水能逞异彩,一山能出异石,也就不奇怪了。
南京东部的栖霞山,山并不高,满山枫叶,深秋时节,灼灼如火。故南京人有“春牛首、秋栖霞”之游。不过,让栖霞山名闻遐迩的,恐怕还不是红叶,而是栖霞寺。栖霞寺是千年古寺,寺旁有石窟,俗称“千佛洞”,大约是南北朝时的杰作。“wG”中遭严重损毁,佛头皆被砍落,肢体大多损坏,甚为可惜。几年前,有人发现,石窟中有飞天壁画,堪与敦煌比美。因此,又有人称之为“东敦煌”。总之,栖霞山的文化气息,是绵绵不断的。谁能想到山体里、古树下,还蕴藏着大自然瑰送的另样宝贝呢?
不过,栖霞石没有成为名石,没有被大规模发掘,对栖霞山、对南京市、对全中国的爱石者,也许还是个幸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