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品鉴网

马恒健笔下的蜀境:青居镇与嘉陵曲流的宋城之美

08-03

马恒健笔下的蜀境:青居镇与嘉陵曲流的宋城之美

钻石坝

南宋青居城城墙

嘉陵曲流地质公园

俯瞰曲流

马恒健 文/图

大河蜿蜒,百折千回。以此来形容嘉陵江广元至合川江段,可谓贴切至极。广元至合川,直线距离仅200多公里,而嘉陵江水路,却长达640公里。这“多”出来的400余公里距离,构成了大大小小的100多个“蛇曲”。

在地貌学中,“蛇曲”又称曲流、河曲,意指迂回的、近于环形的河道。

“嘉陵曲流甲天下,青居曲流甲嘉陵”。位于南充市区以南约20公里的青居镇与曲水镇之间的青居曲流,封闭率达到0.98,嘉陵江在此形成359度的回旋。其景色的奇异和壮丽,可与世界上发育最完美的亚马逊河曲流媲美。

地理奇观

青居曲流似书写在大地上的罗马字母“Ω”,青居镇位于字母缺口处,曲水镇位于字母顶端。青居镇背倚的高出江面100多米的烟山,也坐落在曲流上端与下端之间,因此,它便成为天然的观景台。

我驾车直接驶上烟山后,将车泊在路旁一块刻有“淳佑故城”的石碑前,便沿着一条石梯道,步行到烟山临江的悬崖边。

此时我的位置,在“Ω”的缺口左边,背朝东面向西。极目远眺,嘉陵江自西而来,滔滔江流分为两股,冲积出一个三角形的江心岛后,又在我们脚下汇合,一路向南而去。江面,烟波浩淼;岛上,芳草萋萋。壮阔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据当地人介绍,眼前的这个江心岛,因状如钻石,当地人称钻石坝。它是青居曲流收尾时的杰作。而青居曲流所环绕的坝子,有20平方公里,当地人称牛肚坝。钻石坝北面的江对岸,是青居镇的下码头,也就是青居曲流的下端,而“Ω”缺口的右边就是青居曲流的上端。因此,在烟山上看到的只是近半个曲流,要真正的一窥青居曲流全貌,只能从飞机上俯瞰,或通过卫星地图间接地欣赏。

其实,视觉不如感觉。由于青居镇南北均临嘉陵江,分扼曲流的上、下码头,就出现了令人感觉时光倒流的境遇:早年,由青居镇下码头拉船上行,绕行一天时间走完青居曲流后到了上码头,便出现纤夫们朝发青居、暮宿青居,留宿同一客栈的奇事。而由陆路穿过曲流颈处的青居镇,只需十来分钟。同样有趣的是,从青居镇上码头乘船前往位于“Ω”顶端、也就是青居曲流半程处的曲水镇赶场,坐的是顺水船,归时也坐顺水船至青居镇下码头下船。

如此奇观,在青居镇催生了不少民谚,如“河上行一天,岸上一袋烟”,“有女嫁曲水,来回坐下水”。如果青居曲流恢复全程通航,人们便能从水上、陆地和空中全方位地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了。

我虽然无缘乘船领略青居曲流的神奇,但感受了“岸上一袋烟”的妙趣,特意沿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一家电厂的公路,步行穿越纵贯曲流颈的一条公路。果然如民谚所说,不到20分钟便走完了几十里水路的航程。

天设之险

在曲流发育过程中使凸岸泥沙堆积,天长日久便形成高出平坝的丘陵,它与曲流极度发育后截弯取直形成的曲流核(即四面环水的陆地),均被地质学称为离堆山。青居镇旁的烟山,便是典型的离堆山。

在历史上,离堆山往往成为水关要塞。因为水路是古代的交通大动脉。13世纪中叶,南宋王朝在四川的一座重要军事堡垒青居城,便雄踞烟山之巅。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崛起于茫茫草原。1234年,蒙古铁骑挥鞭南宋王朝统治下的长江流域。1235年,宋蒙战争全面爆发。由于蒙古军队在战争中延续了游牧民族的征战特点,即不以据城守地为重,而是以烧杀掠夺为目的,因此这场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南宋抗蒙之战,空前的惨烈悲壮。因为投降后也要被屠杀,不如以死相拼。战争前后四川人口数的对比,充分说明 了在蒙古贵族奉行的国家恐怖主义肆虐下南宋四川人的悲惨境遇:四川人口从战前的1290万人减少到82万人。

这场战争一开始,四川便是蒙军的主攻方向。这既因为中国中部及东部有长江天堑,蒙军又不善水战,又因为四川乃天府之国、财多粮广。

1243年,临危受命的南宋四川安抚置制史余玠,采取“守点不守线,连点而成线”的战略战术,以嘉陵江、沱江、岷江、长江为轴线,以山口、峡口为支点,大纵深、多梯次布防,有计划地加固和新筑了数十座山城。南充青居城和合川钓鱼城、泸州神臂城、苍溪太获城等,便分别利用了嘉陵江、长江、东河形成的曲流半岛(离堆山)的天设之险,从而成为南宋四川抗蒙的重要军事要塞。

青居城自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始筑,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落成,故又称“淳祐城”,现为南充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在烟山山顶观赏青居曲流时,实际上已置身于青居城内。如同四川境内的其它几十座抗蒙方山城堡一样,筑于烟山山顶的青居城地势平阔,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临江的城墙因岩就势而砌,陡立的绝壁高度加上城墙的高度,足以令江滩上的敌军望而生畏。至今仍存的一段长约200米的东南方向的城墙,墙堞虽已摧毁,但仍高达6米以上,筑墙的材料不是砖头,而是一块块重达数百斤的大石条。

在没有钢筋水泥、重型装载设备的年代,修筑如此坚固的城池,应该是达到了当时人力的极限。也许,正因为这一段城墙的墙石厚重得难以撼动,才得以在此后的近八百年里,未被破坏或挪作它用。

伫立青居城墙前,作为四川人的我们,不禁对南宋四川军民誓死不愿被征服的气慨肃然起敬,为他们修城筑墙时的智慧和吃苦耐劳精神而深感自豪。

公元1249年,形势危急,余玠将顺庆府治(今南充市)迁徙于青居城内,并收缩军力,将驻守陕西沔县的精锐部队调集于此。自此,青居城与合川钓鱼城、广安大良城、蓬安运山城呈犄角之势,成为南宋四川抗蒙的坚固屏障。

然而,这样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没有被炮火毁灭,却被贪生怕死者拱手相送。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进攻四川,蒙军攻至青居城下时,青居城裨将刘渊杀害主将段元鉴,献城投降。

扼嘉陵江要冲、极具军事价值的青居城,随即成为蒙军进攻四川制置使驻地重庆的最后一座堡垒——钓鱼城的重要基地。1260年,为完成对重庆的最后一击,忽必烈下令将征南都元帅府设于青居城。

史书确切记载的宋蒙两军在青居城的战斗,发生在1276年。是时,重庆和钓鱼城均被蒙军围得如铁桶一般。为减轻蒙军对南宋四川首脑机关驻地重庆的压力,钓鱼城南宋将领张珏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命部将赵安率敢死队潜出城去,沿嘉陵江北上,长途奔袭,深入虎穴,直取已成为蒙军在四川东部的军政中心东川行政院驻地的青居城。月黑风高,宋军悄然登上城墙,无声无息地干掉了哨兵,迅速突入城内,生俘了蒙军两名高级将领。宋军趁乱撤出青居城,全师回到出发基地钓鱼城。

南宋灭亡后,元朝政府于1279年将顺庆府治及南充县从青居城徙还旧治。自此,青居城渐渐淡出历史、淡出人们的视野。

青居曲流的自然奇观和青居城的厚重人文历史,自然地融为一体。它既令人赏心悦目,又令人凝神沉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哈士奇小狗多少钱一只

楷书字帖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