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鼓励大家拒绝动物表演、不去圈养海洋哺乳动物的水族馆的人,自己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
有没有哪个海洋馆是“好的”、值得去参观的?
先明确一下,没有哪个水族馆能比得上良好的自然栖息地,尤其是对于鲸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来说。那判断一个场馆,特别是圈养了海洋哺乳动物的场馆“好不好”,有5个标准供大家参考:
1. 它是否参与了以盈利为目的的动物野捕、圈养、繁殖、表演和贩卖;
2. 它是否圈养了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复杂,对活动范围要求大的动物;
3. 它是否致力于栖息地保护和以野化放归为目的的救助;
4. 它对动物的繁殖是否以野化放归为导向;
5. 它是否与时俱进,给公众提供物种和其野外栖息地的科普教育,它是否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倡导。
基于以上考量,蒙特雷湾水族馆(Monterey Bay Aquarium)会是我给出的最接近“好”水族馆的答案。
蒙特雷湾水族馆坐落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湾,紧邻蒙特雷海底峡谷(Monterey Canyon)。水族馆由废弃的沙丁鱼罐头厂改造而成,于1984年10月开馆。
当地巨大的地理落差给多种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境,也让蒙特雷湾成为世界上最容易看到鲸豚,例如蓝鲸、长须鲸、座头鲸、灰鲸以及虎鲸等动物的地方之一。同时,这里也给研究者进行野外调研提供了绝佳的便利。
这个非盈利性质的水族馆从建立之初,就立足于展示和保护蒙特雷湾的本土物种和它们的栖息地。水族馆深知圈养条件无法满足鲸豚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需求,所以也从未圈养过任何鲸豚。游客可以在水族馆的室外区域用望远镜观察到加州海獭,造访附近海域的鲸豚,以及海狮海豹等鳍足类动物。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蒙特雷湾水族馆可以直接抽取附近海湾的海水,过滤后再根据不同物种的需求调整温度和成分。不过直接抽取海水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顽强的藤壶会在管道内壁安营扎寨。
幸而水族馆有两套管道交替使用,未使用的那套在关闭时会两头封住,当氧气减少后,里面的藤壶就会死掉,再用形状似弹头的橡胶结构把它们清理出去。
水族馆内本土物种展缸的废水会直接排放回海湾,但饲养外来物种的废水则会经过紫外线消毒后,再排进海中,以防污染当地生态系统。
目前,水族馆内有10个常设展区和2个特别展区,超过500种,共计35000多个个体生活在此。
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巨藻缸。蒙特雷湾水族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展示巨藻的水族馆,甚至水族馆的logo就是巨藻的新芽。
在三层楼高的“巨藻森林”(Kelp Forest)展区中,生活着高达20米的巨藻。这个展缸在设计之初,科学家和工程师就紧密配合,利用玻璃和造浪机来满足巨藻对阳光和海流的需求。
曾有人怀疑,大家会愿意看一些大海藻么?不过最终的展出效果证明,不仅是本身就壮观美丽的巨藻令人流连忘返,穿梭其间的各类海洋生物也非常迷人——晴天时,看着随水流摇曳的巨藻,加州湾尖隆头鱼、加州羊头鱼、半带皱唇鲨以及佛氏虎鲨等本土动物在其间巡游,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对大海和这个生态系统产生最直观的认识。
另一个十分著名的展区是“外海”(Open Sea),主要展示蒙特雷湾外海(离岸约100千米)的一些典型生物,如双髻鲨、翻车鲀、鲯鳅、绿海龟等。
对于这些动物的圈养展示,场馆需要竭尽所能去保护它们的安全,提高它们的福利。2007年时,曾有一条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在展缸中撞上玻璃死亡。后来水族馆在展缸的缸壁下方安装了气泡装置,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海月水母。蒙特雷湾水族馆还展示了超过13种水母,这些水母展缸没有花花绿绿的荧光灯照着,人们能有机会欣赏到它们自身的美。
场馆也需要认识到,有的物种(不仅限于海洋哺乳动物)真的完全不适合、也无法适应圈养。
蒙特雷湾水族馆在2004至2011年间,曾圈养展示过6条大白鲨。即便这些大白鲨都是幼年个体,体格并未完全发育,食物偏好也未从鱼类转到大一些的海洋哺乳动物,但每一条大白鲨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应激,出现撞伤自己、攻击其他鲨鱼以及进食困难的情况。
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后,蒙特雷湾水族馆将第6条大白鲨放归了大海,但这条大白鲨不久后就死去了。
自此,蒙特雷湾水族馆永久停止了大白鲨的圈养展示。
唯一生活在蒙特雷湾水族馆的海洋哺乳动物,是加州海獭,并且是野外救助后经过科学评估,无法被野化放归的个体。
加州海獭曾广泛分布于美国西海岸,从下加利福尼亚一路往北到加拿大,都有它们的身影。海獭不像鲸豚有着厚厚的脂肪,它们需要随时打理蓬松的皮毛来御寒和疏水。
但也正是这一身皮毛,令它们成为毛皮贩子眼中的金矿。到1938年,整个加州海域的海獭几乎被野捕殆尽,幸而有50只躲在大苏尔地区(Big Sur),逃过一劫。1973年美国颁布了《濒危物种法案》,加州海獭在1977年被列入其中。
蒙特雷湾水族馆从成立起,就致力于以野化放归为目的的海獭救助和种群保育。最初,水族馆对受伤或与母亲分散的幼崽进行人工喂养,但后续的野化放归非常不顺利:小海獭们即便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却会过度依赖人类,野外生存的技能也很弱。
毕竟人类自己都只是很“拙劣”的海獭,又如何能教出真正的海獭?
转机出现在2001年。一只大约5岁的雌性成年海獭被咬伤,搁浅在了海滩上。工作人员把她带回蒙特雷湾水族馆救治。由于伤口受到弓形虫感染,她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永久的影响,所以也无法被放归了。在这里,大家叫她Toola,后来她成为了后续被救助的海獭小崽的代理妈妈。
Toola在2012年去世,在水族馆生活的11年里,她一共养育和教导了13只被救助的幼崽。这些幼崽在被放归后的存活率,大大高于由人类喂养的幼崽,其中一些海獭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Toola的经历还带来了立法上的进步,比如国会2485号法案规定:禁止野捕包括海獭在内的海洋哺乳动物,在加州禁止将猫砂经由下水道冲走(防止弓形虫污染栖息地),设立旨在保护海獭栖息地和种群以及支持研究的加州海獭基金会。
PBS电视台在2013年拍摄了一部以救助幼崽501为主线的纪录片,Toola教会了501如何潜水、梳毛和捕猎——成为一只真正能在野外活下去的海獭。大家可以在B站搜索这部纪录片《拯救海獭》(Saving Otter 501)。
到今天,已经有近1000只加州海獭得到了蒙特雷湾水族馆的救治和野化放归,这些动物也给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数据,以更好地保护它们。
水族馆内的鸟类展示区。除了加州海獭,蒙特雷湾水族馆也救助过很多受伤或是失去父母的水鸟,比如雪环颈鸻、斑翅鹬、褐胸反嘴鹬等。同样,这些鸟儿在长大和康复后,经过评估,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个体都会被放归。
蒙特雷湾水族馆的救助和野化放归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蒙特雷湾国家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大家都想看到这些毛茸茸的海獭(和其他动物)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这个保护区是美国最大的国家海洋保护区,包含了前文提到的大苏尔和加州中部海岸,海岸线长达444千米。除了加州海獭,这里还生活着30多种海洋哺乳动物、90多种海鸟、300多种鱼类以及4种海龟。
我们一再强调,栖息地的保护是物种保护的基础,健康的野外环境才是维系野外种群的根本。真正致力于保护的机构不会把自己描绘成诺亚方舟,不会告诉大家“野捕、圈养、繁殖”就是保护的全部,而将栖息地保护偷换成“野外太危险,在我们这里关起来好吃好喝对动物是最好的”。
在1997~1999年间,蒙特雷湾水族馆有一个非永久展区,内容是关于可持续海鲜,公众可以看到哪些海鲜制品对环境的压力比较小。这个临时展览后来发展成为Seafood Watch项目,即给普通消费者和海鲜供应者提供经科学评估的、可持续海鲜名录。
蒙特雷湾水族馆创建的Seadfood Watch项目,你也可以下载对应的手机app。
目前这个名录不仅包括(北美地区)野捕的水产,还包括对人工养殖水产品的选择建议,通过给消费者更多信息,协助大家作出更生态友好的选择。
消费者的选择是能够推动产业作出改变的,而若不是消费者的选择倾向,这些改变可能会更晚到来。
最近因为COVID-19疫情,蒙特雷湾水族馆也闭馆了,但是大家可以在水族馆官网上收看10个永久展区的直播和录播 ,其中包括水獭展区和巨藻森林。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面朝蒙特雷湾的24小时直播,即便是当地的晚上,只看得到月光下面模模糊糊的剪影,但能听到海的声音也很治愈。
蒙特雷湾水族馆还有个姐妹机构:蒙特雷湾水族馆海洋研究所。蒙特雷湾水族馆是面向公众的科普教育管道,而研究所则是私立的非盈利研究机构。疫情期间,水族馆、研究所以及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和科学家们,还紧跟《动物森友会》的热潮,在网上借游戏里的博物馆给大家做科普。
当然,就算没有动森,蒙特雷湾水族馆和研究所也定期上传不同主题的科普,通常以聊天和网友发问的形式,配以馆内视频和科学家野外调查视频给大家讲解,非常有趣。
相较之下,某些圈养鲸豚的海洋馆的直播还停留在马戏式动物表演以及给白鲸涂口红之类的戏耍上,就非常令人遗憾。
蒙特雷湾水族馆堪称海洋馆行业标杆。这个标杆并不因为它圈养了多么罕见的动物,或是编排了多么马戏式样的动物表演,反而是因为它选择了:
1. 不圈养鲸豚,结束了大白鲨圈养展示;
2. 从本土动物和栖息地出发,让人们收获正确的科学知识,学会欣赏生命本身的样子;
3. 推动栖息地保护和消费者行为转变。
经过这次疫情,相信真正有眼光的投资者会意识到,新的科技和新的信息传递方式,而非活体动物圈养表演,才是传统海洋馆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果你关心海洋馆和鲸豚圈养等话题,欢迎在微博关注@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获取相关信息。请拒绝动物表演,而是通过书籍、纪录片和负责任的野外观察来了解动物的自然行为、家庭结构以及栖息地状况,支持以保护栖息地为主的保育。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中国鲸类保护联盟 23。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