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品鉴网

和氏璧的真实命运揭秘

09-03

和氏璧的真实命运揭秘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就此灭亡,赵国宫中珍宝也尽为秦国所得,其中就包括那块曾经让秦昭襄王魂牵梦绕的和氏璧。

8年之后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齐国,秦国就此统一天下,秦王政称皇帝,后世传说秦始皇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螭虎钮,有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传国玉玺自问世之后,就开始了它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历。

“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太平广记·卷二百零六·书一》

但是传国玉玺真的是和氏璧改的么?还是另有隐情?

(一)和氏璧的尺寸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多为传说,主要。见于《韩非子•和氏》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关于其大小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可以根据当时的礼制来进行推断。《尔雅•释器》中记载: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肉就是边,好就是玉璧中间的孔,就是说璧是圆形,中间有个圆孔,与璧近似的玉器还有玉瑗,玉环,而这三者区分的标准是由中心圆孔的大小来决定,大孔者为瑗,小孔者为璧。

图:海昏侯墓出土玉璧

图:海昏侯墓出土玉瑗

图:玉环

《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玉人》记载:

“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

也就是说玉璧中间的孔径应为三寸,而璧部分的直径应为孔的两倍,就是六寸,合起来总共九寸,这个尺寸的玉璧是进献给周天子用的,周天子所用玉器是当时的最高规格。

周朝时一寸约为2厘米,《周礼》虽然成书于汉朝时期,其礼制应是引用自周时期的书籍,九代表了最高礼仪,比如天子九鼎,周天子用九寸的玉璧符合礼制,而《周礼》中的九寸记载不可能存在将汉朝时期的尺寸与西周时期的尺寸进行换算,那么在礼制严苛的西周时期玉璧的直径最长不会超过18厘米。

根据《韩非子•和氏》的记载,和氏璧制作于楚文王即位之初,也就是在公元前689年,此时是春秋早期,西周到春秋早期的玉璧较商朝玉璧有很大的不同,玉璧纹饰由简至繁,璧体也越来越薄,一般厚度在0.5厘米,但都受到周礼的约束,到了春秋晚期由于礼制崩坏,形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脱离了《周礼》的约束出现了大量极具艺术性的作品。

而制作和氏璧时的楚国已经逾制称王,所制玉器也应会向周天子看齐,和氏璧极有可能按照最高规格制成直径九寸的璧,也就是说和氏璧的直径在18厘米,关于玉璧的厚度,从考古以出土以及现存的春秋战国玉璧来,其厚度都在0.5厘米以下,以当时的制作工艺和风气来说和氏璧不可能比这更厚。

在那个周礼尚未完全崩坏的时代,按照礼制,和氏璧的尺寸就是直径18厘米,中间孔大约6厘米,厚度在0.5厘米左右。

(二)传国玉玺的尺寸

再说传国玉玺的尺寸,传国玉玺由于其象征意义,后世的各个朝代都颇为重视,因此史料中记载较多,对其样式尺寸也有所说明:

获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于太庙。此玺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纽交盘龙,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北齐书•列传•卷三十八》

南北朝时期记载的传国玉玺边长是四寸的正方形,南朝与北朝的一寸存在差异,因为见于北朝的史书记载,所以以北朝一寸为准,也就是2.9厘米,就是说传国玉玺应该是一个边长为11.6厘米的正方体。

传国玉玺的厚度不知道,但既要雕刻“纽交盘龙”又要刻字,而且还要经得住太后王政君摔向王莽那一摔,那么厚度肯定不会太薄,不然缺的就不是一个角了。

图:袁术和他的缺角玉玺

(三)推翻传闻

和氏璧是个圆形,除去中间6厘米的孔洞,璧体最宽的地方就是12厘米,那岂不是刚好?别激动,看张图先。

原谅小编画图并不专业

像上图所示,无论怎么裁,都不可能从和氏璧上裁下来一块符合传国玉玺尺寸的材料,更别说0.5厘米的厚度,如果薄的像饼干一样缺的就不只是一个角。

既然不是和氏璧所造,那么是用什么造的呢?史料中有蛛丝马迹。

(四)和璞的尺寸

《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第三次献宝的时候,“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动作用的是抱,抱有两种抱法,一种是物品很小抱在怀里,另一种是物品太大需要张开双臂抱。

第一种抱法

第二种抱法

卞和抱着和氏璧哭了三天哭出血终于引起了让楚文王的注意,如果是抱着一块比较小的石头在怀里哭,那么路人大概率会注意的一定是他怀中的石头,如果这块石头抱不起来,他把石头放在地上抱着,路人只会注意他的双腿不会注意地上的石头。

因为受刖刑没了双腿的人在当时并不见怪,楚文王使者所问的问题就是“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很显然使者注意到的是他的双腿,对他放在地上的那一大块宝贝原石视而不见,也就是说和氏璧原石也就是和璞的尺寸是比较大的,大到卞和不可能有力气抱在怀里只能放在地上。

(五)和璞的下落

今天一块小一点的原石,做个镯子中间的料还能拿来做块玉佩,前文分析和氏璧尺寸并不大而且也不厚,相对于一整块和璞所占的料并不需要很大,只需要很薄的一块料,那么剩下和璞料在哪?

公元前271年,范雎入秦,向秦昭襄王上书(见于《战国策·范子因王稽入秦》),其中有一句:

“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

砥厄、结绿、悬黎都是玉器的名字,就像给宠物起名字那样,不是单独的玉器种类名称,尤其是砥厄,那是周王室的镇国之宝,是当年伯邑考为救回姬昌进献给纣王的。和璞此时已经被做成和氏璧,范雎应称其为和璧才准确,身为一代名相的范雎不应该犯这种错误,而且这还是他的求职信,求职对象是对和璧心心念念的秦昭襄王。

图:秦昭襄王与范雎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解释,那就是确实有一块和璞还在楚国,是当初切完和氏璧后剩下的原石,几百年的时间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楚国王宫中,秦始皇应该是在灭六国后得到楚国王宫中的那块和璞,用这块材料打造了传国玉玺。

“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为玺”的说法是来自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广记》,这是一部古代文言纪实小说总集,就像《三国演义》一般,其中一些桥段过于精彩,被人们认为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最早流传的版本应该是用和氏璧的材料琢为玺,千年的时间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和氏璧琢为玺。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在后唐灭亡时就下落不明,至今仍是一个传说,而和氏璧就如同传闻中那般,在地下静静地陪着秦始皇,也许到了秦始皇陵被打开的那天,我们的后人就能一睹和氏璧的风采。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张小粤”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八哥犬图片

老矿碧玺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