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
楼上王孙把扇摇。
——《水浒传》
第十六回白日鼠白胜唱词
蒲葵扇作为一种简单、廉价又实用的清凉工具,广受农人和百姓们的喜爱。它的魅力在于它的亲民性和便携性,甚至被沈从文称为“至于农人,则一律是蒲葵扇”。蒲葵扇因其廉价和易得而深得人们的宠爱。
凭借蒲葵扇轻轻一摇,清风徐徐袭来,尽情享受炎炎夏日里的清凉。蒲葵扇不仅能带来舒适的凉意,还能有效驱散炎热带来的不适感。就像东汉初年崔骃的《扇铭》所言,蒲葵扇的用途就是为了“动摇清风,以御炎暑”,它是炎炎夏日的必备神器。
蒲葵扇不仅在农村广泛流传,也深受一般平民百姓的喜爱。它简单却实用,廉价却耐用,是人们追求清凉的最佳选择之一。不管是在农忙季节还是在炎热的城市里,蒲葵扇都能帮助人们迎接夏日炙热的挑战。
随着夏季的来临,蒲葵扇成为了人们御暑解渴的得力助手。它不仅能够缓解炎热带来的不适感,还能带来清凉的感觉,令人心情愉悦。在炎炎夏日的午后,拿起蒲葵扇,享受清凉的微风,仿佛置身于清爽的乡间小巷中。
蒲葵扇的流行不仅在于它的实用性,还在于它的亲民性。不论年龄、身份、地域,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使用蒲葵扇,感受到它带来的清风和嗅到它散发的自然芳香。它的简单与便携,使人们在炎炎夏日里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清凉的时刻。
芭蕉扇,顾名思义由芭蕉叶所制成的扇子。它以价格亲民、简洁轻巧而闻名,被广大游客和市民们所喜爱。然而,在国画大师的笔下,这“廉价和简朴”的芭蕉扇却有了另一番情趣和韵味。
任伯年和吴昌硕,都是中国画坛上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才华横溢、艺术造诣非凡,两人亦师亦友。
上面是任伯年画的日常生活中的吴昌硕。
画中,吴昌硕将自己置于清凉的竹榻之上,体验着夏日最舒适的姿势。袒露的胸膛和臂膀透露着一份放松和悠闲,仿佛告诉我们,在炎热的夏天,放下繁忙和疲惫,享受清凉的闲适时光。
一堆古籍作为支撑,承载着吴昌硕的身体和灵感。在这堆古籍的陪伴下,他感受到了浓厚的古典氛围,也得以从中汲取灵感与智慧。看着他悠然自得的姿态,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古人们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热情。
芭蕉扇在他的手中摇曳,吹来一阵阵凉风。夏日的炎热被扇动的凉意一扫而空,流连忘返。这扇扇子不仅是抵挡酷暑的利器,更是表达了古人在夏天保持心灵平静的境界。拿着芭蕉扇,吴昌硕宛如置身清风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焦虑。
古人夏天的最佳姿态,让我们感受到一份宁静与舒适。在竹榻上放下所有的烦恼,享受夏日的闲适时光,让心灵在清风中得到净化。无论是袒胸露臂的自在,还是悠闲拿着扇子的惬意,都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舒适并不取决于物质,而在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