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品鉴网

每日一宝:开元通宝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

05-02

每日一宝:开元通宝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

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今天要为您解读的宝贝是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径长4.3厘米。这是唐朝开国后铸行的第一种钱币,也是唐朝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开元通宝”四字直读隶书(亦可回环读作“开通元宝”),通字的“甬”头融合了篆书的特点,轮廓精细,文字精美。所谓“开元”,即“开辟新纪元”,而“通宝”,则是“流通的宝物”。唐初之时,仍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开元钱大小参照汉五铢,在形制上继承了北魏五铢和隋五铢的风格。在样式上,初唐开元通宝光背无文,中唐起钱背开始有星、月及其他纹饰,晚唐会昌开元则在钱背面加上钱局所在地名。此外,开元钱每枚为一文,每十文重一两,为后世两以下十进制衡法的开端。开元通宝的出现,不仅拉开了盛唐的序幕,而且在中国古钱币史上留下诸多重大影响。

首先是开创了通宝新时代。唐朝以前的钱币主要是以重量为单位的“计量钱”,钱币没有“通宝”“元宝”这种概念的,秦朝的半两钱和汉朝的五铢钱表面上指代的都是重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三百多年的战乱时期,各方势力为了掠夺经济,铸造了很多“恶钱”(指那些对流通功能极差、铸造工艺低劣的轻薄钱币。),不仅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导致五铢钱在民间尽失民心。隋文帝建元以后也曾试图发行新五铢钱,统一货币,然而并没有什么效果。到了唐朝,铸造的开元通宝一开始就被定好了尺寸大小在24-25毫米,重量为3.8-4.2克。规范统一的铸币标准,有效地整治了混乱的币制,为强盛的大唐王朝奠定了发展基础,而且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保障了金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开元通宝的铸行,标志着中国以重量单位作为货币名称的铢两货币体系的终结和以“文”为货币单位、“通宝、元宝、重宝”为货币名称的宝文钱制的确立。其次是采用了母钱翻砂技术。母钱翻砂技术的出现,是我国铸造业的一次技术飞跃。唐朝之前,普遍采用钱范来铸造钱币。而唐朝从开元通宝开始,就彻底告别了以往的铸币模式,大规模采用砂型铸钱的新工艺,只需要制作母钱,印在砂型模板上,就能进行循环往复连续的浇铸作业,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开元通宝采用母钱翻砂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铸造工艺的效率,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与商品领域的交换与流通,从而得以支撑起盛唐时代的繁荣。

再来就是在钱币上运用新字体。唐朝以前,钱币上所铸文字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篆体字,比如先秦时代有籀(zhòu)文、钟鼎文等大篆字体。千余年的时间里,篆体都是货币上的唯一文字,虽然期间有过不少创新字体,如西汉程邈创制了隶书、东汉王次仲创立了楷书、东晋王羲之写出了“天下第一行书”,但它们都与钱币无关。而开元通宝率先使用了新字体,改写了篆书钱币一统天下的历史,而且它首次将书法名家大师的书法搬上了钱币,推进了中国文字书法艺术在钱币上的演变和发展,由此开启了书法家、皇帝在钱币上秀书法的先河,尤其是宋朝皇帝接连将御书写上钱币,真、行、草等多种字体竞相呈现,使得钱币不仅仅是研究历代政治、经济、金融、铸造业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和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参考。
由于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开元通宝自面世后就一直深受百姓喜爱,并且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大五帝钱,即秦朝造的半两钱、汉代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永乐通宝)。

开元通宝不但在唐代钱币中具有重要地位,还在中国货币史上也占据着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的出现,为后世朝代的铸币标准起了带头作用,历朝历代都以此为基础铸造本朝货币,影响极为深远。

坚持,是一种力量。

我们明天

不见不散

更多高清大图

在这里 ↓↓↓↓↓↓↓↓↓↓↓↓↓↓↓↓↓↓↓↓↓↓↓↓↓↓↓

地图鱼价格一览表

比特犬多少钱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