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品鉴网

安徽郎溪:非遗小马灯的世代传承

05-03

安徽郎溪:非遗小马灯的世代传承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郎溪5月3日电(汪瑞华、张俊)随着鞋上的铃铛响起,头顶花冠、身着戏袍、腰别马灯的孩子们,在鼓乐声的伴奏下,不断变换阵法,来回穿梭……这是郎溪县梅渚镇定埠小马灯演出时最为常见的场景。

定埠马灯,用竹篾分头尾两节扎制而成,表演时将首尾两节系于腰间。跑马灯一般有二十多人同时登场,分别扮演三国和南宋的历史英雄人物,表演者多为十岁左右孩童,所以又称小马灯。

据郎溪县梅渚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程寨军介绍,小马灯极具胥河沿岸吴越文化之特色,在当地根深蒂固,已经成为郎溪县文化身份的重要特征之一,每两年就要选一批孩子重点培养,目前最大的12岁,最小的5岁。

今年刚满10周岁的张志航,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起初就是看着好玩,也特别期待能够穿上这一身衣服。在家人的支持下,如今扮演三国大将张飞的张志航,成了小马灯里头的重要一角。

“一般会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排练,有时候早上五六点就要起床化妆,一练就是一整天。”一脸稚气的张志航说,虽然排练有时候会很辛苦,但小伙伴们一起互相鼓励,比演出还要开心。

在传承上,定埠小马灯向无图谱,只是口传心授,也因各种历史问题,曾一度濒临消失,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

“好在有当地一批老艺人的悉心传授。”程寨军坦言,为了把这项非遗传下来,定埠村理事会的老艺人,就成了以身试教的老师,承担起传承非遗的责任和义务,这才得以让这一艺术形式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今,为发扬传统文化,宣传非遗民俗,郎溪县梅渚镇每年正月,都会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小马灯就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新春佳节年复一年,小马灯也是一代接着一代,随着春节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地不断上演。

值得欣慰的是,2007年,定埠小马灯被列入“宣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又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代瓷器可以买卖吗

宠物狗品种大全及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