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品鉴网

清西陵昌西陵:揭秘道光继位的秘密与背后的故事

08-20

清西陵昌西陵:揭秘道光继位的秘密与背后的故事


上期给大家介绍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个帝陵,位于清西陵内的嘉庆皇帝的清昌陵。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嘉庆皇帝的皇后的陵寝,这也是清西陵目前唯一开放的一座皇后陵寝。这座陵寝是嘉庆皇帝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的陵寝,因为位置是在嘉庆帝昌陵的西边,而得名“昌西陵”。

昌西陵的最南面是清代皇后陵寝标配的三孔桥,三孔桥的后面是朝房、班房、隆恩门。隆恩门是面阔三间,比皇帝陵少了两间,院内是寮炉和配殿。正北是单檐歇山顶的隆恩殿。这座隆恩殿面阔三间,明显是比其他皇后陵的隆恩殿小。隆恩殿的木料显得很陈旧了,地面铺的青石,柱子和房顶上装饰很漂亮。现在,大殿里是刺绣服饰展的展厅。在大殿后面是有一条玉带河,玉带河上有三座平桥,中间的平桥上有石栏杆。这种设计和我们后面要介绍的道光皇帝慕陵玉带河上的平桥设计是一样的。在玉带河的后面是琉璃花门,也叫陵寝门。

因为嘉庆皇帝驾崩时,这位墓主人孝和睿皇后还健在,按照清朝陵寝制度“卑不动尊”的原则,在皇帝入葬后,再薨逝的皇后是不能再打开皇帝陵寝合葬的,而是需要单独建皇后陵寝埋葬,孝和睿皇后不但比嘉庆皇帝去世的晚,她比嘉庆的儿子道光皇帝驾崩早薨世了一个月,活到了74岁。而这座昌西陵是在咸丰元年才开始营建,也就是说,作为她皇子的道光皇帝在位的几十年里,并没有给孝和睿皇后修建陵寝。

其实昌西陵与道光皇帝的慕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跟之前的帝后陵寝比是非常另类的。没有方城明楼,也不建宝城,只有一座圆形的宝顶,地宫也不是帝后陵的标配,院墙南面是方形,北面是圆弧形的,这也代表了“天圆地方”的寓意。

在昌西陵有个奇观。您看,昌西陵在石台阶的后面直接就是一座宝顶,而且后寝院落十分空旷。在大宝顶的后面就是圆弧宫墙,在空间上是没有被遮挡的,这可以让声音在这个区域里回荡,这就形成了一处跟北京天坛皇穹宇一样的“回音壁”。现在昌西陵作为景区开放,这处“回音壁”也是这个景区宣传的“噱头”。

在月台前神道中间,往南数第7块石头,就是被围栏围着的这块石头,可以把声音放大很多倍。不过说实话,这并非是在建这座陵寝时刻意设计的,就跟北京天坛的皇穹宇一样,只不过是个巧合。不过现在还是暑假期间,到这里参观的游客比较多,人声也比较嘈杂,这里的声音放大效果也并不是特别明显。我站在回音石头上试了试,反正自己听的声音不是很大。如果您想来试试,可以错开旅游高峰,选个游客相对少的时段来试试。

到这里,昌西陵的地面建筑就说完了,这座皇后陵的地宫保护完好的,至今没有被打开过,地宫里啥样咱就不知道了。看了之前咱们介绍的清朝皇后陵寝的朋友,肯定有个疑问,这座嘉庆皇帝的昌西陵地面建筑怎么这么少呢?等级这么低呢?

其实,“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咱们之前介绍的顺治的皇后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时说过,修建孝东陵的康熙皇帝当时定下了不少修建陵寝的规则,比如皇后陵的黄色琉璃瓦,以体现皇室尊贵,还有就是神道必须和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连等。而且皇后陵寝要有方城明楼,丹壁石啥的,以彰显皇后威名。另外还规定隆恩门外东西配殿,必须是五间大殿,配上五间的开门,隆恩殿的屋顶必须是重檐的歇山顶,也就是要有两个檐子的。后来的,清朝皇后陵也基本以孝东陵为蓝本建造。

但是咱们现在看的嘉孝和睿皇后的昌西陵,显然是远没有达标准。比如,没有方城和明楼,连皇后立朱砂碑的地方都没有,更别提丹壁石了,东西配殿由五间缩水到了三间,隆恩殿的屋顶也从重檐歇山顶的两个檐子缩减成了一个屋檐。这里面还有好多配置咱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昌西陵很诡异,不仅标配建筑少了,而且建筑缩水严重。所以昌西陵的规制极为低下,是清朝所有皇后陵里规制等级最低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一个基本史实,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生于1776年,薨世于1850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九年。道光跟墓主人母子关系呀。按说儿子安葬母后不存在刻薄对待的问题,所以有人说,那就是当时清朝皇室出现了财政危机,没钱了。

大家都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第一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也加速走向衰落。所以推测到1850年,清朝有可能出现财政紧张的问题,真是这个原因吗?再告诉您个史实,在清朝的很多历史文献中记载,孝和睿皇后去世后,道光皇帝根本没给他的母后举办丧葬仪式,而是把母后的梓棺一直放着不管了。

当时孝和睿皇后薨世是74岁,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他有足够的时间给他母后修建陵寝,可是道光为什么没修建呢?真的是因为当时清朝没钱吗?我直接跟您说不是。在清朝太后薨世是国之大丧,即便清朝再没钱,也得要办体面的葬礼,这关乎皇家的颜面。另外,当时要是真没钱,道光皇帝可是先后给自己营建了两处陵寝,是清朝建陵寝开销最大的。从这里看,道光皇帝不给孝和睿皇后办葬礼,不是钱的问题。

那么孝和睿皇后和道光之间发生什么事了?咱们从嘉庆二十五年,也就是1820年说。嘉庆皇帝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突然驾崩。当时嘉庆没有遗言。当时,雍正有了秘密立储制度,可嘉庆随身携带的金匣子就找不见了,竟然失踪。当大臣赶回紫禁城乾清宫,发现在正大光明匾后也没找到遗诏。

于是,皇位继承人的人选就成为了问题。嘉庆有五个儿子,长子早年夭折,剩下的就是老二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还有老三绵恺,老四绵忻,还有6岁的老五棉愉。

实话说,在嘉庆朝,旻宁算是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选,为什么呢?首先,旻宁从小就深得他爷爷乾隆皇帝的喜爱。史料记载,旻宁6岁就能够熟背古诗名著,10岁陪乾隆打猎就射死了一只鹿。当时,乾隆当场夸赞旻宁是“文武全才”。

不仅如此,嘉庆元年,已是“太上皇”的乾隆亲自主持操办旻宁的婚礼,可见乾隆对旻宁的重视程度。还有,就是嘉庆对旻宁也是明显喜爱和器重。特别是嘉庆十八年,旻宁奋勇平定了天理教起义,嘉庆对旻宁的欣赏就更是溢于言表。既然大家都认为旻宁是不二的人选,那不就没问题了嘛。

可是,当时就因为没找到立储的遗诏,王公大臣分了支持旻宁继位,和反对的两派。双方争执不下时,大家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孝和睿皇后。当时,孝和睿皇后是这样表态的,“但恐仓促之中,大行皇帝龙驭上宾,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见随行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这番话相当值得玩味,首先说儿皇次子就是指明,旻宁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即位,但前半句却把嘉庆皇帝没有立过传位诏书这个惊天秘密公布于天下了。这个秘密一公开,就意味着道光可不是名正言顺的法定继承皇位的人。

你说巧不巧,就在孝和睿皇后刚颁下懿旨后,两个支持道光皇帝即位的大臣,从一个小太监那居然找到了那个装有密诏的金匣子,还从里边拿出了写着旻宁继承皇位的密诏。

可太后刚刚宣布说嘉庆皇帝没有传位诏书,这又找到了密诏,于是这件事就让大家猜测,是旻宁派人后补的密诏,直到现在有专家也表示,存在这个嫌疑,而且或许嘉庆当时皇位密诏已改成其他皇子的可能。另外,孝和睿皇后并不是道光皇帝旻宁的生母,旻宁的生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虽然孝和睿皇后当时是支持道光继位的,那为什么道光一直不肯给她的母亲建陵呢?关于这个问题,史学家认为,这可能与道光这个人的格局小,记仇,还吝啬有关。道光皇帝始终认为,孝和睿皇后当时指定他继位,是个权宜之计,因为她说出嘉庆皇帝没有立密诏的秘密,在法理上就否定了道光继位的合法性。在当时,孝和睿皇后的亲生儿子绵忻也是最有可能即位的人选,道光觉得绵忻将来会取代他。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他与孝和睿皇后之间才就有了一道30年无法跨越的鸿沟,不给孝和睿皇后建造陵寝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咸丰皇帝继位后,不但要葬父皇道光,还要替他爸给孝和睿皇后修陵寝,这也正是“父债子偿”。然而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的国力日渐衰落。在咸丰继位时,清朝的财政根本扛不住两场国丧的开销。于是,咸丰皇帝没办法,只好是降低了昌西陵的规制,裁掉了方城明楼,丹壁石,缩减了配殿的配置,还把隆恩殿的重檐歇山顶改成了一个檐子。用了一年半时间,昌西陵就草草建成,这才让孝和睿皇后入土为安了。


【本页图文和视频是“巡游华夏TourChina”原创,全网版权监测中,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搬运。】

汉代铜镜真品价格10公分左右

尖晶石与红宝石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