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品鉴网

灵璧石:地质构造的美学传奇

06-27

灵璧石:地质构造的美学传奇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赏石文化中,有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和昆石等四大名石,其中灵璧石始终被藏家推崇为名石之首,更是被乾隆封为“天下第一石”。灵璧石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为无数文人骚客、达官显贵所推崇和痴迷呢?它又蕴含了怎样的人文内涵?而灵璧石之所以以如此奇特而秀美的质地和姿态存在,也正是数亿年来,地质构造变化的结晶。

一、关于灵璧石

灵璧石,又称磬石、八音石。产于我国安徽省灵璧县,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灵璧石由颗粒大小均匀的微粒方解石(主要成分CaCO₃)组成。石色黑如墨,纹理层叠,击之声如青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之首。

灵璧石因产自灵璧县而得名,集瘦、透、漏、皱于一体,兼备形、质、音、色、纹等各种审美特征。1994年经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灵璧石中含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锶的含量高达0.48%。用灵璧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是符合环境保护和国际流行的绿色用品之要求,集鉴赏、收藏、实用、工艺、保健于一体。

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另据《枸橼篇》载“泗水之滨多美石”。

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得知后,即谴使者“以币求之”,分给“诸庙以为磬”。可见灵璧石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今宿州毓村东林草堂居住时,常将奇形怪状的灵璧石置于中庭,支琴贮酒,傲啸觞咏,并总结出了著名的“爱石十德”。

宋代是灵璧石文化的繁荣期。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汇载石品116种,灵璧石位居首位。

这里要着重提到的是“宝晋斋研山”的故事。南唐后主李煜曾藏一方研山(中有墨池的奇石),即“宝晋斋研山” ,据《灵璧石考》记载, 这方研山径长逾尺,共36峰,各有其名,峰洞相连,错落有致,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天雨津润,滴水少许于池内,经久不燥,为稀世之宝。李煜对其爱不释手,后来“宝晋斋研山”流落至米芾手上,成为他挚爱的藏品。

米芾在宋徽宗时被召为书画博士,其留存于世的大字作品仅有3件,《研山铭》就是其中之一。这件作品曾为历代宫廷或民间收藏名家收藏,由于历史原因,在清朝雍正年间流落到日本。2002年,命途多舛、曾颠沛流离的《研山铭》由国家文物局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斥资2999万元购回,后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苏东坡也酷爱灵璧石,留下了“东坡卧床”的佳话。

曹雪芹和蒲松龄也是爱石者,蒲松龄收藏的灵璧名石“海岳石”(如下图),还珍藏在淄博蒲松龄纪念馆内,现被列为国家珍贵文物。明清时期《素园石谱》《灵璧石考》等都对灵壁石给予极高的评价。

二、灵璧石形成的地质学原理

灵璧石矿床形成于震旦纪四顶山晚期的造山运动,迄今约有9亿年历史。

在晚元古代震旦纪(距今约9亿年)期间,经过吕梁构造运动,海水漫及境内,至灵璧为浅海之海滨,此间原生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生长,形成礁体,在海相沉积作用下发育成今天各类灵璧石矿体。在震旦系构造上沉积并形成了震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石。

进入古生代(距今约4—2.3亿年),经过加里东构造运动,地壳抬升为陆地,后经华力西构造运动,又下沉为浅海潟湖。

至中生代(距今约2亿年),经印支构造运动后,灵璧一带才隆起为陆地,海水从此销声匿迹。同时,在印支结构运动期间,灵璧境内地层发生了褶皱和断裂,在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又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岩喷发活动,出现了岩浆岩地质。

进入新生代(距今大约1.2千万年),在石灰岩溶蚀地区沉积了第三纪地层。近900万年形成了第四纪冲积平原地层。

从地质学角度讲,灵璧石是一种沉积岩,由于成分、沉积环境以及后期独特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灵璧石。

在以上的地质年代,灵璧矿石原岩在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作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的共同作用下,经由漫长的岁月,终于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中厚层状灰岩、黑色泥晶结构的灵璧石。

三、由灵璧石想到的

(一)花石纲

相信大多数人知道花石纲是因为《水浒传》。书中青面兽杨志曾经就是因丢失花石纲,才被迫到街头卖刀的。

那么花石纲究竟是什么呢?

公元1113年,宋徽宗自称得到太上老君托梦,成为狂热的道教信奉者,后世称之为“道君皇帝”。道教崇尚山石,宋徽宗更是相信怪石中有蟠龙神力,身处怪石环绕之中,可以帮助自己得道升天。徽宗依道士刘混康之言,在都城汴京东北堆成一座万岁山,并修造全国最大的园林工程——“艮岳”,以抬高地势,改善皇室风水。为此,宋徽宗在全国搜罗怪石长达二十年,史称“花石纲”,并开启了中国古代鉴赏怪石的风气。

花石纲之“花石”,即宋徽宗喜爱的奇花异石。宋代陆运、水运各项物资通常编组为“纲”。比如运送皇帝、大臣生辰礼物的就是“生辰纲”,倒霉的杨志正是先把花石纲掉到了黄河里,后被人劫了生辰纲,只好上了二龙山,舍了编制落草为寇。

灵璧石作为四大名石之首,自然与太湖石一样都在花石纲运送之列。

文人爱石,寄情于石,作为茶余雅事无可厚非。但宋徽宗身为皇帝,不懂得节制,举全国之力满足自己的“艺术和审美爱好”,大兴土木,造园林艮岳,在江南设立造作局、应奉局等机构收集天下奇花异石,搞得民困国竭,直接引发了方腊起义,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基础。在艮岳建成未满五年的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京,北宋灭亡,而充斥着大量奇花异石的艮岳也毁于这场战乱。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开封万岁山有“王婆说媒”爆火网络,昔日的汴京城也已是旅游产业先进的现代化都市。可曾想见,九百年前的这里,发生的那些有关灵璧石、花石纲、靖康耻的故事。

(二)东京保卫战

因北宋徽宗痴迷奇花异石,又崇信道教,修建“艮岳”,加之朝政腐败,致使天下萧然,民不聊生。

恰逢此时,北方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以北宋破坏盟约为由,向北宋的首都东京(汴京又称东京,即今开封)发动了进攻。宋徽宗慌忙把帝位传给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宋钦宗任命朝廷内部主战派的李纲全面负责东京防务,李纲积极组织军民备战,几次打败攻城的金军,军民共同胜利地保卫了京城。

这就是历史上的东京保卫战,虽然金兵最终于靖康二年攻破了东京,但这场战役向我们讲述了宋朝军民奋力抵抗外敌的入侵,这也体现了宋国军民的爱国之情。

那么,东京保卫战和灵璧石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是在金国进犯,情势危急之下,宋朝军民纷纷将都城园林中的灵璧石、太湖石等砸碎,搬运至城墙之上,充当守城战备物资。正可谓,园林之名石,战时之矢石,帝王之玩物,军民之武备。遥想当年战况之惨烈,实在令人惊叹。

奈何北宋终究没有逃脱被灭亡的结局,对此,元朝诗人郝经曾写下诗文:万岁山来穷九州,汴堤犹有万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北宋的灭亡与宋徽宗对花石的偏爱,它们之间究竟有多少关联呢?

地质学上来说,岩石都是不同地质构造和地质运动的结果,但将一块灵璧石置于历史之中,却又凭添了更多的意义。

(三)灵璧县与灵璧之战

作为灵璧石的产地,灵璧县位于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邻蚌埠。灵璧建县于1086年,始称“零璧”。公元1117年改称灵璧,取山川灵秀,石皆如璧之意。现属安徽省宿州市,位皖东北部。南北长约75千米,东西宽约25千米。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89.6%。地貌为“大平小不平”,境内有低山丘陵和剥蚀残山,海拔多在100米以下。灵璧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钟馗故里、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华奇石的主产区。

灵璧县虽然是座位于安徽江苏两省交界地带的小县城,但这座因石而名的小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有着不平凡的过往。

古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凡定都长江下游沿岸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政权,必然会加倍重视江淮一带的军事防御。否则,一旦江淮有失,都城将直接成为前线,亡国往往就成为了大概率事件。

灵璧县因其地处淮北平原,自古以来,多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正处于灵璧县。

我们要说的,是明朝初年发生在这里的另一场战役。

众所周知,明朝初年,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发动靖难之役,并最终成功以藩王身份通过叛乱夺取皇位。

公元1402年,明建文四年,一场决定靖难成败的战役在灵璧这个小城打响。战役的经过不再赘述,这场战役以建文朝廷的南军彻底失败告终,也宣告了建文朝廷政权的死刑。

灵璧之战以后,朱棣再也无人能挡,数月间,克盱眙,定扬州,饮马长江,建文帝多次派人求和无果,朱棣兵锋直指南京,随着李景隆和朱橞将金川门打开,大明江山自此易主。

而在战乱中出生,于军旅中成长的朱棣,从此开启了载入史册的永乐盛世。

宠物猫名字最好听的

端砚石眼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