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品鉴网

揭秘甲骨文的字法与笔法奥秘

06-17

揭秘甲骨文的字法与笔法奥秘

关于以甲骨文作为创作材料,进行书法创作,自清末已有之,然真正的涉及到甲骨文笔法、字法的阐述未曾真正讲明白。若以书法中的今、古笔法来写甲骨文,则欺古人;若以毛笔拟甲骨文的刀法,来写甲骨文则辱今人矣。史上,自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专家们写甲骨文书法的不少,如刘鹗、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王懿荣、潘主兰等。

甲骨文读本金文读本战国简帛读本古玺读本全四册 古文字读本 含
¥34
购买
甲骨文读本上中下王本兴著甲骨文出版社正版甲骨文字典字典爆款
¥125
购买


罗振玉甲骨文联


王国维甲骨文联


潘主兰甲骨文

这些文字专家写甲骨文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以秦官方文字李斯的小篆笔法来写,一种借鉴于金文的铸造笔法来写。今人则多以今草之后的行草笔法来写。这些方法都是将甲骨文作为文字符号,以“我”之意写之,而未真正关注、探讨甲骨文本身线条特点及字法的特点。若


要把甲骨文当作书法来对待,并进行创作,首先要表现甲骨文本身的气质与特点,否则就不是甲骨文。譬如用西方乐器来表现中国民乐,不是那么个味道;又如用通俗歌曲的唱法来唱京剧。那么,我们分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甲骨文字本身的特点,以及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所可借鉴的。注意,我们依据拓本所展示的书法视觉意味,而不关注原物。



甲骨文高清图1


甲骨文高清图2


一、造型特点。平常,多以结构与造型混淆的方法,来描述汉字的构造与部件。因为其部件在大篆之后,形状与结构基本上趋于统一性了。而甲骨文中统一风格的部件,却还可存在不同的个性状态。由部件组合而成结构,又非大篆后汉字的结构之意。因而,用造型来描述甲骨文的结构与形状可能更准确些。由于以特有的工具——刀,来完成所有的创作,其结构的部件则具有了特殊的属性。打个比方,就是现代灵活的机器人,灵活中有机械呆滞的属性。其灵巧处,犹如二十多年前流行的霹雳舞。


在刀与刀之衔接处,硬而有灵巧,熟稔的刀法在力度上与长度上恰如其分,将两个笔画刚好相连,又加上骨材质绵而脆的特性,使其在节奏处理上远远超过了后来毛笔的处理——灵巧与质朴的统一。从刀法上可以清楚的分析出刻手的文字造诣及书写地位高低。节奏处理不好的,绝非受器重者,因为刻的太少。节奏处理好坏,与字造型能力无关。我们欣赏一下精美的刀法节奏。



甲骨文丰富的线条


甲骨文刀法

其次,甲骨文字形,以方形(方笔)为主,亦偶尔用圆形处理。这亦与工具相关,以刀在骨上刻划,圆线易出偏刀(偏锋),要纠正偏锋粗糙则得双刀(复刀)来处理置,但甲骨文中鲜见双刀,大多是单刀直行,因而方形(方笔)见多。

二、线条的特点。书法根本的要素是线条,由线条而决定风格。我们从几组不同风格的甲骨文中,可知甲骨文在不同的风格之下,线条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共性也显而易见。


甲骨文字“牢”的圆形处理


甲骨文线条

①线条自然,朴质,起收有度。②侧锋线段与中横线段自然递变。③不过于强调起笔藏锋,但无露锋起笔。

三、可用的甲骨文字。基本方法是,甲骨文中没借用的就不要自造了,也不要用大篆小篆甚至部首代替。道理很简单,当初就不存在,任何添加,都不纯正。一些大学甚至砖家,用甲骨文集成长篇文章,甚至有用之写佛经,如有很多人以甲骨文写《心经》,至少你歪曲了《心经》之本意,于己有损,于人有害。


甲骨文另种风格

四、章法意象。甲骨文字,干净平和,节奏清晰,气质典雅。读之,如远古山林之空寂。这是其基调。①随势布局。刻字因骨之形状、走势而著字。字之行间距,若有若无,但基本成行以吻合阅读习惯。②字大小自然,因字而定,大则大之,小则小之。③互文(字组)运用,有的两字是因互文而产生,但更多的已形成了字组,提高了章法布局的方便与美观。④大面积留白,尽管是实用性的原因造成的,但也尤具情味。 


甲骨文精彩的章法处理

甲骨文,严谨中有着自由。如果写的太严谨,就失去生动性,如果太随意,则少却了文静之质。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最后几点小提示:①不易用生宣纸来创作。②线要有金石味。金石味不分中锋侧锋。③甲骨文章法很重要,写来如布散子的,就不叫甲骨文。④甲骨文是真正的“楷书”,其章法很值得写楷书者借鉴,别拿最简单的平衡关系——匀称来说事。要有大格局、大平衡。⑤甲骨文的线可资篆刻、行草书参考。



高清镜头下的甲骨文原物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书法密码微店




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时间应该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深奥难辨的文句。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给药店为药村。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肯定了它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轰动了学术界。复经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诸家的先后搜集考究,其中罗振玉更是瘁尽全力以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学”的地位。



甲骨学的著述,最早见于刘鹗的《铁云藏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2)出版,续有孙诒让的《契文举例》、罗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书契考释》、《待问编》。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纂》、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襄的《室殷契类纂》、叶玉森的《殷契钩沉》、《说契》、《研契谭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编》、孙海波的《甲骨文编》、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释》、金恒祥的《续甲骨文编》、严一萍的《殷商编》、《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绕宗颐的《甲骨文续编》、《殷墟文字甲乙编》。还有欧美传教士及日本学者等,亦先后于1928年中央研究院继续发掘时,在我国搜购甲骨甚丰,并多有专著发表。




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当推董作宾先生。董氏曾亲自参与发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据殷代卜辞,将过去甲骨学的研究阶段,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到民国十六年(1927),共为二十八年,後期自民国十七年(1928),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共二十二年。




甲骨文字大体上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文字风格衍变可以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董作宾据殷代卜辞,把占卜人群,分为五个时期。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溯时代,以十干十二支常用字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其特征。



第一期(武丁时)的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以甲骨大版大字为代表作。此类大字是用大力刻凿而成的,笔划粗壮,并填有朱墨(朱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丽的小字,极为精彩。这些都是承受中兴英主武丁时代风格,其气魄之宏放,技术的熟练,颇为惊人。其书家有韦、永、宾。



第二期(祖甲、祖庚时代)书风较为谨饬。祖甲、祖庚是继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贤君,所以当时的卜师,严守规则而少变化。其书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廪辛、庚丁时)书风转变,陷於颓靡,前期老书家已经作古,豪放书风扫地,当时的书家,笔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笔误颇多。此期书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时)的卜人,卜辞上不署书契者的名字,这一时期新兴的书家,尽去前期笔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动、劲峭、时逞放逸不羁之趣。此期署名之书家,仅狄一人,其余尚未发现。



第五期(帝乙、帝辛时代)的书风、除少数兽头大字刻辞外,其余的都异常严肃工整。理由是:占卜事项,王必躬亲,卜辞的段、行,字都很工整,如蝇头小楷,文风乍变,制作一新。其书家有泳、黄。

袁大头值多少钱一个

雪浪石产地及价格